米雅科技:为好商品,连接对的人
2019-11-28 米雅科技

透明-02.png

数字化时代,品牌商一直都希望借助数字化来更懂消费者,“对症下药”提升营销转化效率。但许多品牌缺少能够与消费者建立连接的触点,数字化资产的沉淀与复用存在瓶颈,“品牌找人”始终是一个重大难题。

11月26-28日,由新经销主办的“2020中国快消品新营销开年大课”活动在郑州举行,米雅特设展区展示米雅针对品牌营销的创新与实践。同时,米雅科技总裁冯越海以“为好商品,连接对的人”为题向参会人员进行了主题分享,从如何理解、连接消费者等角度,就品牌商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更懂消费者,打造好商品、做有温度的营销提供了实践方法论。

1.webp.jpg

(米雅科技总裁冯越海发表演讲)


品牌:与谁对话,对谁营销


科技改变生活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如今触达消费者的渠道呈现高度碎片化、多元化的特点,从公众号到小程序,再到如今的IOT,消费者在每个渠道都呈现出不同的关注点和行为方式。

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,理解消费者、做好商品变得越来越难。以往的好商品仅需满足基本要求,今天却必须考虑到多方面元素。对消费者而言,好商品是“有温度”、“懂我”的。

因此,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成为商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,而渠道分散化、数据分散化对此造成了很大困难。针对理解消费者难的痛点,米雅的数据分析为做好商品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另一方面,连接对的人也并非易事,原因在于消费者的行为同样分散。冯越海举例,北京红楼电影院过去是深受70后欢迎的观影地,如今已转变为面向90后等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红楼公共藏书楼。从看电影到喝咖啡、看书,红楼打造的文艺阅读空间顺应了消费者需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,但在连接消费者、提高获客效率方面仍然存在困难。米雅帮助红楼自定义找到了活跃于798艺术区等同类区域附近3公里范围内购物场所的“文艺范”人群,从而完成了有温度的准确连接。

面对日益多样化的营销诉求和营销手段,品牌必须明确该与“谁”对话,对“谁”营销。在过去五年里,米雅为包括便利店、大卖场、社区超市、生鲜店等业态在內的近50家零售百强企业提供了移动支付、小程序、会员运营、数字营销等服务。针对品牌商诉求,米雅可以完整追踪营销活动从渠道触达到线下门店转化的全过程,并在帮助其完成运营链路基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,深度研究了如何针对不同诉求找到其目标消费者群体等问题。


基于定点、商品、场景、数据

打造品牌数字化营销


一个人周边的业态、商圈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,生活方式又决定了消费行为。因此,为了提高获客效率,应当基于定点进行人群圈选和人群分析。过去传统的营销思维模式往往是圈选购买竞品的人群,这种做法的效率很高,但也容易狭隘,无法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。而基于定点的人群圈选可以打破通道覆盖壁垒、解决线下位置信息问题,通过掌握线下消费者的动线来提升营销的获客效率。

今天,米雅已经覆盖了全国28个一线城市、14万+线下门店场景,服务超过4亿消费者。广大消费者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,因此米雅定义了很多指数,将人群分为高购买力人群、高活跃度人群、转化潜力较高人群,以及不同生活方式对应的人群等,基于定点的人群分析帮助客户自定义人群标签,从而更加了解消费者群体。

品类管理是零售管理的根基所在,品类更是定义一个人购物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要素。一家大卖场的品类可能仅有5万左右,而米雅基于130万行业品类条目库,通过AI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训练亿级购物者线下行为标签,即品类购物者标签,可以基于商品对目标消费者群体进行精准圈选。正如零售行业广为流传的“啤酒+尿布”的故事,不同品类的组合可以勾勒很多人的生活方式,从而定义营销的群体。将时间、地点、品类标签组合起来,自然大大优于靠单一要素找人,还可以按照品牌定位自定义潜客。

冯越海介绍,米雅已经帮助品牌商发放了5700+万张优惠券,并基于场景和品类定义了27种购物者lifestyle,且还在不断扩展。因此,基于场景,米雅可以通过模型能力帮助品牌商在选品、渠道、媒体、素材等方面提供策略推荐,赋能其活动拉新、会员沉淀、销售提升等业务需求。

针对营销过程中的品效问题,冯越海指出,因为数据获取和效果评估的缘故,品牌营销目前很难真正实现品效合一,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米雅希望能够帮助品牌商找到目标消费者、实现场景链接,最终实现营销全链路的可视化。


做有温度的营销

用数据的智慧创造幸福消费


作为一家科技公司,米雅始终致力于为业界完成两件事:第一,用数据的智慧创造幸福消费;第二,做有温度的营销,连接对的人。米雅将以数据为支撑,帮助品牌做有温度的营销。

未来的营销格局或许是N个企业共同完成的拼图,而米雅对线下零售商户的全面覆盖、科技能力的覆盖与数据的覆盖,将会成为营销大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2.webp.jpg

(米雅展示区)